皮膚疣|調查發現8成港人不知道疣具傳染性 嚴重或會影響心理及社交生活

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,而且具有傳染性,可以經皮膚接觸到致病原而受到感染,可是本港市民對於疣的認知不足,容易對社區構成健康風險。早前,Lightmac委託生活易進行了「港人衞生意識及皮膚健康調查」,了解港人的個人衞生習慣,對疣的認識及治療的態度。調查發現,普遍港人對個人衞生習慣的警覺不足,增加疣的傳播。

圖一:內外全科醫生何嘉謙醫生(左二)、Lightmac 醫療集團 Head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Ray Ma 先生(左一)、保誠保險首席客務營運及健康保障業務總監歐陽佩玲女士(右二)、生活易媒體業務主管 Casey Chow(右一)出席「港人衛生意識及皮膚健康調查」結果發布會。

調查於今年1至2月進行,透過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621人。儘管94%的受訪者聽過「疣」,但許多人對其成因和傳染性缺乏正確認識。33%的受訪者不知道疣具有傳染性,更有部分人將疣誤認為其他皮膚問題,如雞眼、細菌感染及發炎、肉痣,這或會導致市民延誤治療,更會增加疣在社區傳播的機會。

圖三:非專業人士未必能正確判斷,受訪者誤以為疣是其他皮膚問題。

皮膚疣|甚麼是疣?

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引起的皮膚病,已知的種類已超過100種,主要是透過觸摸具有疣病毒的東西而傳染。內外全科何嘉謙醫生表示,疣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存活數日至數個月不等,當沾有病毒的皮膚出現缺口,如脫皮、傷口等,就能夠感染人體。患者的皮膚會局部增生,常見於面部、頸部、手部和足部。疣的外觀多為肉色或啡色的凸起顆粒,質地粗糙或光滑,且具有一定硬度。若不及時處理,數量可以由最初數粒發展至上百粒不等。如果患處是臉部,更有機會影響患者外觀,對心理及社交生活造成影響。

皮膚疣|3大治療方法 惟港人不清楚保險索償範圍或致延誤治療

要治療疣,何醫生表示主要有3種治療方法,包括:

  • 電灼治療:透過電灼的方法,破壞疣的組織
  • 冷凍治療:利用液態氮,凍死有疣的皮膚組織,再等皮膚復原
  • 激光治療:透過微孔讓激光滲透到皮膚底層,用熱力把疣殺死

雖然3種方法均有效消除疣,然而調查發現41%患者未採取任何處理措施。其中,接近3成人擔心治療費用昂貴。保誠保險首席客務營運及健康保障業務總監歐陽佩玲指出,疣治療通常被納入醫療保險範圍,部分計劃更提供醫療費用直付服務。她呼籲市民善用保險資源,減輕經濟負擔,及時接受治療。

圖四) 56%曾脫疣人士未有申請保險索償,當中45%表示原因為不知道可以申請索償。

媒體連結


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